华为展望光伏行业发展十大趋势,希望能给业界同仁及所有关心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组织与个人带来一些启发。
一方面,协鑫科技在江苏、四川的产能在有条不紊地扩产之中,2022年7月22日,协鑫科技四川乐山10万吨级颗粒硅项目首条生产线正式投运。很显然,更激烈的博弈正在进行之中,生死未定。
赵家生表示,硅片薄片化技术,可以减少硅料损耗,增加每公斤硅料出片率,从而降低硅片成本。价格上涨背后,多晶硅企业的利润大增。进入2021年之后,市场形势开始逐步好转,需求量大,但是供应短期内无法匹配。祁海珅表示,多晶硅料是光伏行业的重要原材料,由于今年以来光伏装机需求旺盛,发展迅猛,对多晶硅料的需求也是迅速增长。2022年3月22日,通威股份与隆基绿能签订的多晶硅料长单中,采购量为20.36万吨,采购金额按当时的市场价预计为442亿元,则当时的多晶硅料为22万元/吨。
她认为,从建设市场机制而言,需要思考破解一系列难题,包括产业周期的过激波动要设法避免,处于产业链条上的企业保持相对合理的产能规模和盈利水平,产业链上下游之间避免一味低价和恶性竞争。除了上述两个单子之外,还包括10月14日公布的15.53万吨多晶硅料、10月18日的4.62万吨多晶硅料、11月4日的57600吨太阳能级多晶硅特级免洗单晶用料、11月8日的137000吨多晶硅料,合同金额预计分别为470.56亿元、139.99亿元、146.96亿元、415.11亿元。坑了无数农民的无良骗局,早该被拆穿了》等有关租赁式光伏的质疑之声接连发出。
10月28日晚,正泰电器公告称,拟筹划控股子公司正泰安能数字能源(浙江)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正泰安能)分拆上市事宜,并授权该公司及正泰安能管理层启动分拆正泰安能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目前公司通关都是正常的,今年7月份豁免令还是持续生效的。本来有着非常完美的人设,孰料在2021年却不断卷入舆论旋涡。田某说:我并不反对光伏,而是希望占据金字塔顶端的资方,不要店大欺客,让农民谈光伏而色变。
后续公司将根据法律法规要求,结合市场环境及分布式业务下属子公司的运营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是否推进该分拆事项。原本,田某只是想着出租屋顶躺着赚钱,最后却在资方的一系列操作下成了电站的打工人,他们不仅承担超越打工人的责任,为资方利益担保,而且在长达22年甚至25年、30年的合同期限内,但凡有无法预料的风险,合同将成为资方索赔的有力武器。
据天合光能公告,原告道达尔能源在2021年7月与天合光能美国下属子公司天合美国签署了约900MW、价值3亿美元的组件合同,并支付了875万美元的预付款,约定从2022年2月开始交付至2022年12月止。天合光能公告显示,公司于2022年12月6日关注到有媒体报道公司分布式业务下属子公司分拆上市事项,截至本公告日,公司分布式业务下属子公司未来是否分拆上市尚处于前期初步论证阶段,尚不存在具体实施方案,公司尚未履行董事会等审批决策程序。就在前不久,11月11日,《凤凰财经》发布了一篇《出租屋顶建光伏电站,为何让阳光存折变负债》的报道,对光伏租赁的行业乱象进行曝光,其主角正是天合。天合光能等4家企业存在反规避行为当地时间12月2日,美国商务部针对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反规避调查初裁决定,包括天合光能(泰国)在内的四家企业存在反规避行为。
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风险。但剥离优质资产上市,对投资者来说却不是啥好事。天合光能被起诉赔付2亿美元更早些时候,7月28日,天合光能(688599.SH)公告称,其美国下属子公司天合美国近日收到当地法院送达的关于道达尔能源等原告提起诉讼的传票、起诉状等相关材料,要求赔付2亿美元。据市场上流传,天合光能将拆分子公司进行上市。
实际上,上市公司分拆上市不是什么新闻,正泰电器就是一个例子。该事项在能否实施、具体实施方案以及实施时点上均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还是拿正泰电器的例子来说,在剥离光伏资产后,正泰电器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比较普通。除此之外,天合光能还面临美国制裁的风险。
天合光能投资者关系部门相关人士称,目前只是初裁结果,暂时还不具备法律效应。12月6日,天合光能(688599)股价盘中出现跳水,一度下跌13%左右,收盘下跌11.04%,这次大跌的导火索却是一个传闻。根据报道,山东沾化县27岁的田某在响应国家号召,安装屋顶绿色光伏时,轻信销售人员的说辞,和天合新能源签署了光伏租赁合同不仅背上16万的贷款,而且在合同里,原来并不是自己出租屋顶,而是承租了江苏金融公司的光伏设备,合同的收益和风险责任主体完全不对等当地时间12月2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针对8家光伏企业的反规避调查初裁结果,判定其中4家中国企业的子公司存在规避行为,分别为比亚迪(SZ:002594)、隆基绿能(SH:601012)、天合光能(SH:688599)、阿特斯(NASDAQ:CSIQ)。东南亚是中国光伏企业海外产能的主要集聚地,从东南亚出口的产品占据美国光伏组件市场80%以上的份额。按照计划,隆基马来西亚硅片产能也将在2022年内扩至4.1GW。
中长期来看,重振并发展新能源制造业是拜登政府的重要目标。晶科与隆基、天合、阿特斯同为组件龙头,却被裁定不存在规避行为,这有其海外产能布局快的功劳。
隆基绿能对《财经十一人》表示,公司将积极应对,争取明年终裁结果往好的方向发展。天合光能对《财经十一人》表示,天合越南6.5GW硅片项目将在2023年二季度投产。
对比来看,彼时隆基硅片产能仅0.6GW,天合则无硅片产能。目前美国的光伏制造产能大部分为组件组装,还有少量硅料,产业链并不齐全。
终裁决定将于2023年5月1日发布。2月,美国将即将到期的光伏电池与组件210关税延长4年;3月,美国对东南亚四国的光伏产品发起反规避调查;6月, 拜登豁免未来2年内从东南亚四国进口的光伏产品关税,以保障美国光伏项目进度。美国商务部称,部分中国光伏企业将产品转至东南亚四国(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组装后再出口美国,以规避美国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税。2012年之后,美国政府多次发起针对中国公司的不公平贸易调查,并通过双反调查、保障措施调查等贸易救济手段向中国光伏企业征收过数轮关税。
美国本土2021年的装机量是27GW。中国光伏产业在全球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各环节产量占全球的75%以上。
美国商务部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审计核实这8家企业的信息,各方将有机会对商务部的调查结果提出异议。美国计划在2024年将国内光伏制造能力提高两倍,至22.5GW。
截至2022年初,晶科马来西亚电池、组件产能分别达7GW,越南硅片产能达7GW,为中国首家在海外拥有完整垂直一体化产能的光伏企业。美国是除中国以外全球最大的单一光伏装机市场,也是中国光伏产品的主要出口地,2021年中国光伏硅片、组件对美国的出口超过总出口量的50%、20%。
如果终裁与初裁结果一致,上述4家企业将从2024年6月起面临最高达254%的关税。初裁结果尚不具备法律效应。2022年6月,美国总统拜登豁免了从东南亚四国进口的光伏产品关税,为期两年。2022年以来,美国对华光伏贸易政策密集。
无论调查结果如何,隆基在美国市场的中长期规划都不会受到影响。美国商务部初裁,晶科科技(SH:601778)、新东方太阳能、韩华、博威4家公司不存在规避行为。
为避免被加征关税,上述光伏企业需在豁免期内提升其在东南亚的制造产能,尤其是硅片产能。2年的豁免期结束后,中国在东南亚的产能依然面临关税风险,同时美国本土产能也在扩张,届时中国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当天披露的美国商务部文件显示,裁定东南亚四国光伏产品违规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使用了中国生产的硅片;二是使用的银浆、铝边框、背板、胶膜、玻璃、接线盒6种辅材中有2个以上在中国生产。根据2021年出货量排名,隆基、天合、晶科、阿特斯目前分别为全球第一、第二、第四、第五大组件制造企业。